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 提高群众办事获得感-全讯担保网

时事,民生,原创>

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

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 提高群众办事获得感

2022-10-14 09:45:29 收藏0 评论0 字数3,586 分享

中国商报(记者 陈文丽日前,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打通业务系统、强化数据共享,推动更多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的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各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注册登记、建设审批、医保社保等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审批环节整合精简,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让企业和市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图为市民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行政服务中心“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服务窗口办理业务。(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优化政务服务模式

政务服务,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意见从科学设计流程、简化申报方式、统一受理方式、建立联办机制、提高出件效率、加强综合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意见要求,对“一件事一次办”涉及的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设定依据、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结时限、收费标准、办理结果等要素进行梳理,合理调整前后置顺序,优化办理要素和业务流程,形成“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在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同源发布、同步更新。

对“一件事一次办”涉及的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和表单,通过归并、数据共享等方式进行精简、优化,推行共享数据自动调用、个性信息自行填报、申请表单自动生成,实现“多表合一、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并行办理的事项外,企业和群众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一件事一次办”涉及的全部或部分事项。

根据企业和群众办事实际场景需求,科学合理设立线下“一件事一次办”综合受理窗口,在一个窗口综合收件,实现“一窗受理”。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设立“一件事一次办”专栏,通过统一入口实现“一端受理”。

厘清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作。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同步获取受理信息和有关部门的办理信息,开展联动审批,推行联合评审、联合勘验、联合验收等,强化线上线下审批协同。

优化整合“一件事一次办”涉及的出件环节,按照集约化、高效化的原则,采取窗口发放、物流快递送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将办理结果和实体证照第一时间送达申请人。支持以信息化方式推送办理结果和电子证照,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端出件”。

针对“一件事一次办”跨部门、跨业务的特点,健全监管制度,明确各环节监管部门及职责,完善监管规则和标准,落实监管措施,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地区,要明确政务服务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边界,强化审管协同和信息共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依法依规办理,促进集成化办理服务提升。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今年以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均加快部署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扩大“跨省通办”范围,着力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和运行,加快实现“一网通办”;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构建全时在线、渠道多元、全国通办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地方层面,各地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便民利企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措施不断涌现,“一件事一次办”已成为地方政务服务的标配。

今年初,《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提出深化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在全省各级推出高频“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在教育、民政、商事登记、人才引进等领域探索高频事项秒批、秒办。优化升级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建设全省事项运营中心,推动各类系统对接联通,实现电子证照免提交全流程闭环管理,有序推进“四少一快”政务服务优化。截至今年8月底,广东政务服务网已上线10954个“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涵盖出生、学习、就业创业、企业开办、经营、注销等重点领域,其中可网办的超1万个,网办率超94%。

今年9月,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湖南省深化“一网通办”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攻坚行动方案》,围绕“一件事一次办”的技术支撑升级、服务范围拓展、办事质效提升等3个方面提出改革举措。方案提出,强化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应用,开发数字场景应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

据介绍,目前“掌上办”“最多跑一次”在全国已经广泛实践,“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深入推进;近90%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很多此前要求公民必须本人上门办理的业务实现网上受理、远程审核,政务服务“24小时在线”,充分发挥了“数字中国”的力量。

推进数据有序共享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过程中,还存在系统对接深度不够、数据共享难,不同地区集成化办理服务的名称、标准、规则不一致等问题,亟须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意见提出了四大具体举措。

推进线下综合受理窗口和线上受理专栏建设。县级以上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要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纳入综合受理窗口办理,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有条件的地区可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延伸到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各地区要充分利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事项管理、身份认证、数据共享等公共支撑能力,加快本地区政务服务平台“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系统建设,在政务服务平台设立专栏,并向政务服务移动端(含app、小程序等)、集成化自助服务终端等拓展,便利企业和群众线上申办、自助申办。

推动“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相关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各地区要加大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相关业务系统的整合力度,推动相关独立办理系统与本地区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数据共享总枢纽,加快推动本部门涉及“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的垂直管理业务信息系统与地方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有效满足各地区需求,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办”。

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数据按需共享应用。各地区要按照“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业务流程,梳理数据共享需求、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场景清单,发挥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作用,明确数据共享供需对接、规范使用、争议处理、安全管理、技术支撑等制度流程,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依法依规有序共享。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推动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政务数据双向共享,不断提高共享数据质量和可用性、时效性。

建立健全“一件事一次办”标准规范。制定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国家标准,围绕事项名称与编码规则、事项管理、办事流程、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监督评价等方面,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细化评价指标,完善评价方法。

目标

●2022年底前,各地区要建立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完成企业和个人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基础清单中的任务,并结合各地实际拓展本地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范围。

●2025年底前,各地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涉及的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任务

●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相关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梳理集成同一阶段内需要到政府部门、公用企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办理的多个单一政务服务事项,为企业提供开办、工程建设、生产经营、惠企政策兑现、员工录用、不动产登记、注销等集成化办理服务,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

●推进个人全生命周期相关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围绕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梳理集成同一阶段内需要办理的多个单一政务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新生儿出生、入园入学、大中专学生毕业、就业、就医、婚育、扶残助困、军人退役、二手房交易及水电气联动过户、退休、身后等集成化办理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减少跑动次数。

数据

●《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报告(2022)》显示,我国16个省份和12个重点城市的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为“非常高”,在服务成效度、办理成熟度、方式完备度、事项覆盖度和指南准确度等方面有显著提升。

●服务体验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一张网”不断拓展、服务应用不断创新、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认可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一体化平台用户数量超过10亿,为全面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积累了丰富经验。

责任编辑:李沫楠
网站地图